hjc黄金城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打造“四链融合”生态圈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1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1日10版

2024年9月,总投资约21亿元、占地面积近600亩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绍兴校区正式交付启用。作为浙江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绍兴校区通过与属地绍兴滨海新区开展校地合作,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立足绍兴地区、面向长三角地带,为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通过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聚焦区域支柱产业全链条服务,塑造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全新生态体系,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校融创”为原则,在人才引育、成果转化、职业培训、企业服务和产业助力5个方面强化协同、深化合作,通过“腾笼换鸟”催生发展新动能,助力滨海新区奋力打造大湾区强劲活跃增长极、产城融合示范区。

构建“政校行企”育人共同体

打造产教融合典型校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一)构建“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共同体

学校自建校以来十分重视产教融合,200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专门负责金融机构订单人才培养的银领学院,先后与120余家金融机构深化校企合作。以订单培养为载体,以优质银领为目标,构建校企育人平台,建立健全学校和金融行业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探索推动校行企资源全方位融合共享,紧密对接现代金融、数字国际贸易等产业链,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充实“千人大金融智库”,与多家金融机构共同牵头成立全国普惠金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坚持走好“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之路。2024年9月,学校与滨海新区签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聚焦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地融创。

(二)打造国家级别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以创建国家级别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目标,学校牵头组织区域内的行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建设包括创新孵化、职教培训、财商教育、电商直播、评价评审等功能板块的“1+5+N”“政校行企”综合性基地。学校产教联合体躬耕绍兴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锚定绍兴综保区打造“全球跨境贸易集聚中心”目标,助力绍兴综保跨境电商中心、跨境电商展示交易中心建设,营造跨境电商产业新生态,激活绍兴滨海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创建一套高效可复制、广泛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新型模式,构建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跨境电商技术创新中枢,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培育一批拥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突出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发挥高校科学技术研发优势,协同攻关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建设产业二级学院与产教融合基地

学校将勇挑建设属地高水平高职院校重担,协调区域内职业院校,打造“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建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技术研发平台、决策智库、毕业生就业基地等。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开展联合研发、技术攻关等活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学校的国家级别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以及国家级别生产性实训基地——“互联网+国际贸易”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互联网金融虚拟运营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进一步紧密对接属地校企合作关系,合作共建三花、苏泊尔、钠创、卫蓝等滨海新区龙头企业校外教学实习实训企业基地,打造“绍芯谷”和“未来车城”数字融合赋能区域先进典型,助力绍兴镜湖金融活力城建设。

开发技术技能平台智库大脑

打造科教融汇样板校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构建完善“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注重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办学,通过内部治理提升和外部良性互动,形成高质量共生态育人体系。学校结合金融特色办学优势,广泛集结行业、企业,通过打造“一体两翼”平台,构建科教融汇新模式,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咨询等服务,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交融贯通,将创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成立科教融汇高校联盟,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学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的办学优势,牵头成立浙江省财经商贸类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发展联盟,在行指委指导下发挥行业统筹资源优势,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基地等关键要素,以科教融汇为核心,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创新融合、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中高职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模式。支持区域内其他职业院校增设金融科技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等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绍兴滨海新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金融、综保、物流、跨境电商等领域的企业与平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建设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搭建科教融汇智库载体

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围绕“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目标,通过整合优化、外引内育和项目驱动等方式,探索形成了一条打造“一体两翼”高层次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之路。一是依托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全国仅有的由高职院校主办的教育部门国别和区域研究高水平建设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捷克研究中心平台,联合绍兴属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属地产业协会,为滨海新区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二是通过电子商务与新消费研究院平台,从学界、行业、企业引进全国有影响力的专家,深化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商务部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联合属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基础理论构建、系列专著出版、专题数据库建设和相关白皮书发布等方面打造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三)打造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发展

学校通过实施“137人才强校战略”,培养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人员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获得者2名、“杰出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有国家级别“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等。“双高计划”建设以来,学校向相关部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100余份,多项成果和建议被纳入政策文件。承接行业企业横向科研服务项目51项,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与绍兴属地的深度融合,开启学校服务地方政府部门的新路径,为行业、企业带来明显经济效益。

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

打造政校融创标杆校

作为浙江省“七大新区”之一,绍兴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急需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参与其中。学校发挥高职院校“桥头堡”作用,联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建立“政校行企”创新创业联盟,通过整合学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生态,不仅有助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还能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学校紧扣绍兴滨海新区产业转型升级主题,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树立“紧贴产业建专业”的理念,以服务金融强国建设、贸易强国建设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为宗旨,依托“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以金融管理、国际贸易实务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聚焦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为滨海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构筑区域创新创业新高地

学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组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投资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积极承办并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先后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创新创业赛项荣誉。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融入滨海新区浙江省首个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一方面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精神;另一方面能够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深度沟通与交流,以赛会友,建立联盟,共同开展课程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孵化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创业资源,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从而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供给链和需求链有机融合。

在过去的49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累计培养了6万余名经济金融优秀人才,毕业生受到行业广泛认可,赢得良好社会声誉。在新校区落户绍兴滨海之际,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瞄准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加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全链条式社会服务工作,契合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王立成 苏浩)